2022-03-11
空調應該選多大的?在面對這個疑問之前,你可能還有一個疑惑:“1匹”空調代表的是什么?今天我們就這兩個問題來深入探討一下。
空調上的“匹”和“瓦”
當我們到商場去問導購:這空調是多大的?
你大概能聽到兩種答案:“這是1匹的”,或者“這是26型的”。這兩種說法都對,但是后者更標準。
首先說匹:匹指的是1匹馬力,和瓦之間的關系是“1匹=735.5瓦”。空調上會把這個數(shù)字模糊化,認為800w左右為1匹。
空調中用“匹”做單位的時候,一般指的是空調的輸入功率,也就是耗電量。
當年的空調技術水平比較差,沒有效率的概念。吃得越多,干的活兒就越多。所以輸入功率越大,輸出功率就越大。
所以就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:每匹輸入功率,對應2600w輸出功率。
但是很明顯,在今天這個產品效率有高有低的環(huán)境下,這種說法已經過時了。
如今更流行的說法,是“某某型”:這里的“某某(數(shù)字)”指的是千位和百位數(shù)。比如26型,指的就是功率為2600w(實際指代比較模糊,把2600w左右的功率都叫26型)。
當空調以“型”為“單位”時,指的是空調的輸出功率(制冷量)。我們選空調的大小,不是為了看它吃多少飯,而是想看看它能干多少活兒。所以“某某型”這種說法,更實用也更正規(guī)。
在空調的正式場合,或者正式廣告中,幾乎看不到“匹”了,都在說“某某型”。
ps:變頻空調也會說“這是多少匹”的。不過在變頻空調中,是用“2600w輸出功率對應1匹輸入功率”倒推回去的。實際你看一看它的輸入功率,根本到不了800w。
因此在變頻空調中,“匹”被重新定義了,定義為1匹=2600w輸入功率——這種定義,只能應用在變頻空調上。
空調大小影響因素
影響空調大小選擇的因素有三個:
1.房間面積,面積越大,空調就應該越大。
2.保溫情況,西曬、樓頂、沒有外墻保溫層等,都會影響房間保溫效果,選擇空調時也應該選稍微大一點的。
3.封閉情況,比如臥室,就是相對封閉的。但是客廳,往往是客廳、餐廳、走廊連在一起的。這種房間,就屬于開放房間。開放房間,也應該選大一點的空調。
4.制熱需求,也就是冬天需不需要依靠空調制熱。空調制熱效果會比制冷效果差一些,所以如果你需要用它制熱,則需要買大一號的。
空調大小的選擇
首先根據(jù)房間面積預估一個基礎數(shù)據(jù):每平米需要150w制冷量。
比如15平米的房間,就需要一臺制冷量為150x15=2250W,也就是23型空調。市面上最小的空調就是23型,15平米以下的房間,都要選23型。
再看前面所說的其他情況:保溫/封閉/制熱需求。
每遇到一種情況,就要在基礎制冷量的基礎上增加30W/平米。
比如15平米的客廳,就需要180x15=2700W,也就是27型空調——市面上除了26型就是28型,沒有27型怎么辦?
空調選購中還有幾句話,叫“買大不買小”。所以我們要上升一步,選28型。
同樣是這個15平米的客廳,又遇到了頂樓,又該怎么辦呢?答案是增加兩個30w,每平米的制冷量需求就變成了210w。
頂樓的15平米客廳,需要的空調大小就是210x15=3150W。因此,我們要買一臺32型空調。
保溫差、有制熱需求時也是一樣。每遇到一種,就增加30w。
鹽城豐藝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© 版權所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》 編號:蘇ICP備2022011459號  
技術支持:華企立方